在病房協助病友復健那麼久,

好常被問到:「治療師,我可以從嘴巴吃了嗎」、「可以拔鼻胃管了嗎」、

「為什麼婆婆可以吃粥,喝水卻會嗆到呢」、「爺爺一直被口水嗆到,怎麼辦」。


簡單來說,正常的吞嚥可以分為四個階段:

1.口腔準備期:準備把食物放入口中,也包含了咀嚼食物。

2.口腔期:舌頭將食糰包覆開始後送。

3.咽部期:吞嚥反射啟動,食糰經過喉咽部。

4.食到期:食糰通過食道。

當上述吞嚥過程中出現困難,

例如無法分辨食物、無法咀嚼食物、或喝水易嗆,即可稱為吞嚥障礙。


一般來說,老化、中風、腦傷、口喉部器官受損或中樞/周邊神經病變均可能導致吞嚥障礙。

然而,經過吞嚥治療後,病友是有機會完全由口進食食物或由口進食部份食物的。

 當病友開始由口進食時照顧者要格外注意,以減少嗆咳,甚至吸入性肺炎的發生。


以下提供大家一些進食的技巧和注意事項:

1.每一口以小口小口進食為主,吞下去後才可以吃第二口。

2.每一口食物多吞幾次,以確定食物沒有殘留。

3.選擇適合的吞嚥質地,有的人適合吃流質的,有的適合吃糊狀的。

4.選擇正確的進食姿勢,原則上以坐姿為主,

   搭配低頭吞嚥/後仰/轉向患側/傾向健側等方法,要詢問治療師病人適合怎麼吞喔!

5.慢慢的進食,並保持進食環境的安靜,不要和病友邊吃飯邊聊天。

6.在吞嚥後,稍稍清喉嚨,確定食物沒有殘留在喉咽部。

7.將食物放置在口腔較有力量的一側(健側)。

8.吃完後要維持坐姿30分鐘,避免食物逆流。

9.在病友尚未可以由口取得所有的營養、水份及藥物時,

    鼻胃管或胃造廔應該先留置,以免病友發生營養不良。


此外,額外要注意的是

並非看病友有把食物吞下去,就代表病友吞得好!

臨床上,有一部分的吸入(食物跑到氣管)是不會出現嗆咳的動作的。

因此,當病友開始嘗試由口進食時,要額外注意病友的嗓音、呼吸、痰和體溫喔!

 

希望透過這些方法,可以為有吞嚥困難的病友和家庭帶來幫助。

 

by 瑞奇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吞嚥 障礙 語言治療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木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