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分嗓音異常患者,經過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後,會轉介給語言治療師,進行嗓音治療。

嗓音治療是什麼呢?只是唸唸字、講講話而已嗎?

不~嗓音治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,其精神是從發聲的基礎做改變,訓練發聲肌群,改善說話方式,建立良好的用聲習慣。

根據研究顯示,對於初期長繭或是功能性嗓音異常患者,具有相當好的治療成效;另外,已經接受手術的患者,亦可透過嗓音治療降低復發機率或是讓說話更輕鬆。

 

當患者一踏進語言治療室時,治療就已經開始了,語言治療師會觀察患者的溝通模式、用聲習性、呼吸型態,甚至是個性,以作為治療方向和建議的方針。語言治療師會進行詳細的評估,清楚地詢問患者自覺的情況,例如:說話會緊、喉嚨痛、嗓音容易疲憊等症狀;聆聽嗓音的特質,例如:沙啞聲、氣息聲、拉緊聲、硬起聲、嘎聲等;觀察患者說話時的動作,例如:喉部用力、聳肩,再根據耳鼻喉科醫師內視鏡檢查的結果,找出患者嗓音異常的原因。之後,會使用儀器進行科學化分析患者的嗓音音質,例如音高音量的穩定度、嗓音中的噪音多寡、說話時氣流的流速等,以作為治療前的數據記錄(雖然有點繁瑣,但這可是相當重要的依據,可以明確的分析治療前後嗓音音質改變的狀況)。

 

之後,開始進入課程主軸,治療師會先給予嗓音衛生教育,協助患者減少錯誤的用聲習慣,並學習如何保養喉嚨。接下來依照不同患者,給予不同的治療課程,常見的方式如下:

1.建立自我回饋機制:協助患者認識自己的聲音特質

2.聲門閉合運動:適合聲門閉合不全的患者

3.嗓音功能運動:訓練聲帶肌力、耐力與協調力

4.發聲訓練:如哈欠訓練、軟起聲、前置共鳴、節律控制、找出適當音高

5.喉部徒手治療:放鬆喉部肌肉或重置喉部發聲位置

 

許多患者常會問,那要治療多久才會好?這要依據患者練習的情況和投入的程度而有差異。

嗓音治療既像是在練習一項新的運動,又像是培養一個新習慣,

每一個治療內容都要跟治療師討論、調整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並認真配合訓練,達到最佳的功效。

 

讓我們擁有耐心,學習正確的發聲方式,一起擁有美好的嗓音吧!

arrow
arrow

    木木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