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在北榮語言治療部門實習時,有一位家長跟我分享他教孩子的一些困難,爸爸說:『這個孩子一定要你問他話他才回答,你不問他他都不講話,我該如何教他主動一點?』聽到這樣的問題,我試著從行為分析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:

從操作制約(Operant Conditioning)的基本架構來看

刺激  ->  反應  ->  後果

刺激會誘發反應,反應之後會得到一個後果,後果會影響反應下次在相似刺激下出現的可能性

       以孩子被動回應家長為例,刺激就是爸爸的口語提問+特定事物如:爸爸問"這是什麼?"(並指向一顆蘋果),孩子在接收到爸爸的提問之後回答:蘋果,這是孩子的反應,而孩子在反應之後爸爸拍拍孩子的肩膀並稱讚孩子好棒,給予一個正增強來做為後果,而這個正增強鼓勵了什麼反應?就是當爸爸問問題時孩子回應問題,所以當爸爸不問他,他就沒有反應,爸爸所希望的不是這樣的表現,而是不需要提問,孩子就能夠說一些什麼東西出來。

回到操作制約的基本架構

刺激  ->  反應  ->  後果


        孩子的主動表達是基本架構中的反應,那刺激會是什麼,總需有一些刺激來誘發反應的出現,所謂的主動基本上就是刺激不是由他人直接提供的,因此,刺激的安排就顯得格外的重要,在語言的教學中,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主動去命名(或是所謂的分享)在環境中所觀察到的人、事、物時,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,就不應給予過多的口語刺激*如:這是什麼?你看到什麼?你說說看啊?應將口語刺激轉換為其他的刺激型態如:視覺刺激、觸覺刺激或是其他感官刺激,有點複雜是吧,我們舉個例子:

        如果你在街上遇到Lady Gaga,你很有可能會打電話跟你的朋友分享:我剛剛看到Lady Gaga喔,這時候你的反應就是一種命名(也是一種分享),而此時的刺激是一種視覺刺激,就是你看到Lady Gaga,而不需要任何人問你問題。

        這個範例給予我們一個想法,就是當我們在教導孩子命名時,可以將口語刺激退除僅給予視覺刺激或其他感官刺激,然後鼓勵孩子在僅有視覺刺激下命名該樣物品,如:呈現蘋果在孩子面前(不任何說話),孩子如果能主動命名" 蘋果",則給予極大的鼓勵與稱讚,另外一個例子:我們左右腳穿不同的鞋子(一種視覺刺激),孩子看到就說穿錯了,這樣來練習孩子主動表達,如果孩子無法觀察到其中的差異,那重點就不是語言方面的教學了,而是教導孩子如何去看刺激

待續~

*這邊講的是教導孩子主動命名,而教導對話時會需要較多口語刺激


轉錄於:http://abacharlie.blogspot.com/2011/07/1.html
作者:陳志良

arrow
arrow

    木木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