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會被家長詢問到-我的孩子現在1yX個月(接近2歲),都還不太會說話,只有一些爸爸、車車、嗚嗚等等不到十個字的表達,有時候孩子講出來之後,要他再講一遍,他就不說了,怎麼逼他也不講,也會講一些火星文,批哩啪啦一堆都聽不懂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我們在教導孩子使用口語之前,可以試著去想想孩子為什麼要說話,或是更廣泛一點的去思考人類為什麼要說話,就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的角度來說,說話一定有什麼好處得以讓我們進化到擁有說話的能力,史金納博士在西元1957年出版了一本名為"語言行為"(Verbal Behavior)的書,當時他把語言也當作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然後加以分析(現在我們也持續認為語言是一種行為),他所要探究的是語言有什麼功能(Function),也就是語言是做什麼用的,因此他把語言依其功能做了一些分類,分別是:


Mand (要求/表達需求)

Tact (命名)

Echoic (仿說)

Intraverbal (互動式語言/對話)


*上述的某些字字典裡可能也查不到,因為是史金納博士自創的


      就前面的例子來講,如果孩子能夠說出『爸爸』這一個詞,他可能有具有不同的功用,他可以為了要爸爸注意他而叫爸爸(表達需要注意)、可以因為看到爸爸回家並與媽媽分享爸爸回家了而說爸爸(命名)、可以因為巧虎在電視節目裡面說"爸爸"而跟著說爸爸(仿說)也可以因為媽媽問:你最喜歡誰?而回答爸爸(對話)


      因此針對『只有一些爸爸、車車、嗚嗚等等不到十個字的表達』這樣的描述,我們想要去分析的是這些所謂的表達是屬於哪一個類型的語言行為,是表達需求、命名、仿說亦或是對話,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孩子常出現或不常出現的語言行為類型的話,對於之後的教學引導會有莫大的幫助。


待續~

如何引導正在發展口語的孩子-語言行為教學(2)-教學的基本架構

轉錄於http://abacharlie.blogspot.com/2011/08/1_05.html

arrow
arrow

    木木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