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閱讀這一篇前,請先參考

 

如何引導正在發展口語的孩子-語言行為教學(1)-語言的功用

 

       由前一篇的介紹,我們可以將語言依其功能分類,分類的目的除了了解語言的不同功能外,也與教學的方式有極大的關連,而在教導孩子不同的語言行為之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一個教學的基本架構,我們稱之為ABC架構,我們來看一下這個ABC架構的組成:

 

A-Antecedent 前因

 

B-Behavior 行為

 

C-Consequence 後果

 

以孩子表達需求為例,孩子的行為為主的ABC架構如下

 

A前因

B行為(孩子)

C後果

孩子餓

表達:餅乾

媽媽給予餅乾

 

以文字描述的話就是孩子餓然後看到餅乾,就向媽媽表達:餅乾,最後媽媽給予餅乾。

 

 

 

以孩子命名為例,孩子的行為為主的ABC架構如下

 

A前因

B行為(孩子)

C後果

餅乾出現

表達:餅乾

媽媽的回應

 

以文字描述的話就是,媽媽呈現一塊餅乾,孩子回答:餅乾,媽媽給予稱讚,如:對,這是餅乾喔,但未給予餅乾。

 

以孩子仿說為例,孩子行為為主的ABC架構如下

 

A前因

B行為(孩子)

C後果

媽媽說:餅乾

表達:餅乾

媽媽的回應

 

以文字描述的話就是,媽媽說:餅乾(沒有呈現餅乾),孩子就跟著說:餅乾,最後媽媽給予稱讚,但未給予餅乾

 

以孩子對話為例,孩子行為為主的ABC架構如下

 

A前因

B行為(孩子)

C後果

你最喜歡吃的東西是…

表達:餅乾

媽媽的回應

 

以文字描述的話就是,媽媽說:你最喜歡吃的東西是,孩子回答:餅乾,媽媽給予稱讚或進行下一個對話,但未給予餅乾

 

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,不同的語言行為需要由不同的前因來誘發,像是表達需求是由需求(餓)來誘發的,命名是由環境的刺激改變(看到、聞到、摸到…)來誘發的,仿說與對話都是由一個語言刺激(媽媽所說的話)來誘發的,但仿說時孩子所說的與媽媽所說的是相同的(餅乾->餅乾)而對話則是說不相同的(你最喜歡吃的東西是->餅乾)。

 

不同的語言行為也需要由不同的後果來維持,表達需求的後果是需求被滿足,而命名、仿說以及對話的後果就比較沒有特定性,可能是一個微笑、一句稱讚或是另外一個對話的開啟等等,從後果來看,我們可以知道表達需求本身對孩子自己的好處比較多(滿足說的人的需求),但命名、仿說及對話則對聽的人好處比較多(滿足聽的人的需求),因此就一個口語正在萌發時期的孩子來說,先教導表達需求應是一個比較容易的選項。

 

*上述例子都以孩子的口說行為為主,但實際上孩子的手勢、眼神及肢體語言都是我們希望能教導的溝通行為。

 

進入教學前我們要做的功課如下:

 

一旦孩子有溝通行為出現時,不管是口語、手勢、眼神或肢體語言,我們能夠判斷出ABC為何,並且做語言行為的分類。

 

待續~

轉錄於  療育兩三事 作者:陳志良

http://abacharlie.blogspot.com/2011/08/2_05.html?showComment=1312623053805#c188823158920509912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木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